• 文论书信

    2011年08月31日

      老舍全集中的文论部分,占了两卷多,共125万字。作者生前经手出版的有创作经验集如《老牛破车》,“我怎样写”这样的文章(《我怎样写的“春华秋实”剧本》、《我为什么写全家福》、《我为什么写“一家代表”》等)、《“龙须沟”的写作经过》、《谈“方珍珠”剧本》、《谈茶馆》、《介绍“柳树井”》,文学语言论文集《出口成章》、《与工人同志们谈写作》等。《过新年》、《福星集》与《小花朵集》中也收入文论文章45篇。

      在全集中收有书信207封,其中有74封是生前发表过的。早在30年代,老舍先生有时候就拿信带稿,在信上写明“以信代稿”、“请予登载”。他用书信这种形式写幽默小文,论述诗文,交谈工作。老舍先生平时爱交友,又热爱社会活动,人员交往极多,可以想见书信来往的繁多。这里面还有56封英文信,其中9封是老舍先生在教书时1925年7月至1929年1月间写给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校方的。47封保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特藏分馆,这些信是写给老舍先生在美国的出版代理人的,提供了他在美国生活、写作的重要史料。

      全集中的最后两卷收入了工作报告、译文、日记与佚文,总计75万字。最早的是30年代初,在齐鲁大学教书之余,在《齐大月刊》上“编辑的一两句”专栏中,留下了他当编辑的痕迹。抗战期间担任文协领导,五六十年代都写过很多工作报告,这些报告从一个側面了解老舍先生丰富多彩的工作和生活,也反映出带给他的创作素材和灵感。

      全集中收入的从1950年至1966年间的日记,大多是外出活动的记载,出外访问如:两次访苏,访日,访内蒙,游闽沪等。起草赠友、单位的诗稿以及采访资料等。

      佚文17万字,最早的一篇是1917年在北京师范学校四年级时的署名舒庆春的文言文作文《“乡土志”序》,后被选登在1919年《北京师范校友会杂志》上。文中写到:“夫爱其乡矣,乡何由而保?告之曰:必爱尔国以保尔乡。则爱其乡者必爱其国;爱其国者始于爱其乡。”有两篇是有关基督教的文章,即1923年发表在《真理周刊》(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特藏部)上的《儿童主日学与儿童礼拜设施之商榷》,较全面、明确地阐述了老舍先生的教育思想。另一篇是《北京缸瓦市伦敦会改建中华教会经过纪略》,发表在1924年《中华基督教会年鉴》第七期上,对研究老舍先生早年宗教活动与基督教“三自”运动是很好的资料。最后是《灵格风汉语教材》,供外国人学汉语用的,1926—1928年由英国灵格风学会出版发行。

   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