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之旅
2011年01月27日
1946年5月老舍和曹禺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赴美讲学和进行文化交流。他们在美国用了半年多时间周游旅行,宣传中国现代文学的成就。在美国所接触的美国各界人士,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,老舍决心努力弥补这一空白。他在纽约83西街118号租了两间房,一边写作,一边翻译,他说:“一部小说与一部剧本的介绍,其效果实在不亚于一篇政治论文。”1948年3月老舍和艾达•浦爱德全译《四世同堂》,1951年在纽约哈科克和布雷斯公司出版,继《骆驼祥子》之后,再一次成为“每月佳作俱乐部”的优秀新书。《星期六文学评论》称赞《四世同堂》不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出版的最好小说之一,也是在美国同一时期所出版的最优秀的小说之一。美国评论家康斐尔德说:“在许多西方读者心目中,老舍比起任何其他的西方和欧洲小说家,似乎更能承接托尔斯泰、狄更斯、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巴尔扎克的‘辉煌的传统’”。
1949年初在纽约完成长篇小说《鼓书艺人》,描写北方的大鼓艺人,抗战流亡重庆,八年中艰难从艺,坚持演唱抗战鼓词的曲折故事。老舍创作时,每写完一部分,就交给郭镜秋译成英文。1952年由哈科克和布雷斯公司出版英译本,中文稿未曾发表出版。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文本,系由英译本转译的。1947年,老舍将30年代所写的短篇小说《五虎断魂枪》改编为英文话剧《五虎断魂枪》描写一位拳师身怀绝技,密不传人,但终不敌洋枪洋炮的故事,对如何继承文化传统进行了提示。198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发现这部话剧的英文手稿,1990年由英文译为中文,发表在《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上。